- 翁清雄;席酉民;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人们对职业成长日益重视,职业成长被视为工作选择的重要标准、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对职业成长与职业发展、职业成功的概念进行回顾与辨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职业成长理论的现有研究体系。最后,提出了未来深入研究职业成长问题的具体命题。
2010年06期 v.29;No.17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唐小飞;郑杰;孙洪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因诚信引发的商业欺骗和假冒伪劣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近来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暴发的各类产品伤害事件使许多品牌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消费者过去所依赖的品牌信任感知机制开始瓦解。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消费者品牌信任如何重塑?成为摆在企业和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命题。为了探寻诚信危机下中国品牌的出路问题,本文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引入到营销领域,以中国乳制品行业为背景,深入剖析了消费者品牌信任嬗变的内在机理,探讨了消费者品牌信任重塑的有效途径。
2010年06期 v.29;No.17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皮星;孟卫东;
本文在分析现有关于交易费用研究误区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为案例,以交易费用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研究认为:只有将预期交易费用纳入交易费用统计中,并采用比较制度方法才能得出对交易费用的正确认识;只有使用个体主义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才能认识制度变迁中的交易费用承担;只有对同类型交易中的交易费用进行比较才有助于找到降低交易费用的路径及方法。
2010年06期 v.29;No.177 13-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黄虹;姜莹;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30个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斯托可夫指数探讨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虽然上海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更能对就业提供有利的带动作用,但上海市第三产业在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能为劳动力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发展和改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的贡献。
2010年06期 v.29;No.177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金帅;盛昭瀚;刘小峰;
在排污权交易经济理论基础上,结合对现实企业差异性与决策机制分析,构建了基于异质主体的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计算实验平台,并对排污权交易系统效率以及许可证价格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差异性对系统效率有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完全市场中,许可证价格可以收敛,但高于理论均衡价格;由于企业行为偏差使得许可证价格对其自身有阻滞效应,单纯价格导向不能使市场完全有效,而企业差异性可对不完全信息带来的效率损失有补偿效应。研究也表明了对排污权交易系统进行异质性分析与建模的必要性。
2010年06期 v.29;No.177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刘胜强;刘星;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2010年06期 v.29;No.177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朱云鹃;洪天求;王侠;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铁矿消费弹性、铁矿贸易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和国际垄断定价机制的分析,认为铁矿需求及其弹性对国际铁矿价格影响较大,并进一步给出了短期经济目标弹性化、不同弹性不同策略等政策启示。
2010年06期 v.29;No.177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胡振;刘华;金维兴;
针对服务购买型BOT项目,本文在分析特许经营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修正文献[1]和文献[2]提出的决策准则,以预期VFM效果和民间实体收益为决策目标,构建特许经营期的计算模型,并分析存在建设期缩短和开发时点提前这两个因素的情况下特许经营期计算模型的演变。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得模型,证明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10年06期 v.29;No.177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姚泽有;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易逝品供应链,在销售努力水平及退货价格与需求及退货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建立了易逝品供应链的退货政策模型,通过引入回馈与惩罚策略,解决了单纯的退货政策无法实现易逝品供应链协调这一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如何确保供应链协调、如何确定最优的努力水平、最优无缺陷退货价格和最优订购量。
2010年06期 v.29;No.177 48-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林志炳;张岐山;蔡晨;
本文对决策主体是风险厌恶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讨论了回购价格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的影响,给出了在需求满足二阶随机优势准则时,判定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大小的条件;其次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回购价格对零售商的库存决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厌恶情况下回购契约的特殊性,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06期 v.29;No.17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张怡;陈旭;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运营/市场界面管理的视角,对考虑服务水平约束的零售商订货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存在并且唯一。在确定性需求的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利润均随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随机性需求的情况下,当服务水平较低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期望利润跟服务水平无关;当服务水平较高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是服务水平的增函数,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是服务水平的减函数。最后,论文讨论了需求波动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影响。
2010年06期 v.29;No.177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杨水利;周孙福;李韬奋;
企业通过确定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进而实施延迟策略以实现大规模定制,而评价大规模定制的实施成功与否标准之一就是对其成本进行测算。本文基于制造延迟视角,通过分析基于CODP的生产成本构成问题,将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客户订单提前期作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加工成本和库存成本,建立基于CODP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成本的测算模型,并分析生产成本函数的变化趋势,最终通过算例仿真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2010年06期 v.29;No.177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杨进;马良;
本文给出了带软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的一种新的算法,蜂群算法。通过计算若干benchm ark问题,并将结果与硬时间窗的目前最好解及蚁群算法的相应解作比较与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蜂群算法是刚刚起步的智能优化算法,目前国内外关于蜂群算法的文献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故本文不仅是拓宽蜂群算法应用范围的有效尝试,同时也给本身求解方法不多的软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解决方法。
2010年06期 v.29;No.177 67-7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刘汉中;
本文应用FM-OLS来估计阈值协整参数,并利用Monte-Carlo模拟详细研究了其小样本性质,结果表明FM-OLS法能修正OLS估计的小样本偏差,且数据过程的持久性(均值回复速度)、随机干扰项与解释变量的相关程度以及样本容量是影响FM-OLS小样本性质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阈值协整还是线性协整,FM-OLS都比OLS估计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宏观经济协整分析中,利用FM-OLS法能获得较准确的参数估计,同时还可以利用标准分布对协整参数进行W ald检验。
2010年06期 v.29;No.177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卢浩;镇磊;何成弥;
本文给出了完全市场条件下基于Bernstein Copula的多变量欧式期权的风险中性价格。然后将GARCH处理后的沪深两市股指作为数据代入模型进行估计,并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沪深两市股指期权进行实证研究。
2010年06期 v.29;No.17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