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 后发国家消费电子企业核心关键件技术发展路径研究

    蒋兵;朱方伟;张坚志;

    在消费电子产业,核心关键件技术位于核心技术链和核心产业链的中端,因此在后发国家企业的产业技术追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为此在对核心关键件技术系统解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追赶作用,并以此为依据选取华松公司系统阐释了后发国家消费电子企业核心关键件技术的发展路径,认为核心关键件技术的发展在已有技术轨道上需经历从制造技术、架构技术到部件技术的逆向追赶,而在技术轨道的变迁阶段,能否以逆向追赶为基础快速切入基础技术的应用开发是实现下一代核心关键件技术突破式创新的关键。

    2010年01期 v.29;No.17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的影响——在中美文化背景下的差异研究

    邵景波;张明立;唐桂;

    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研究文化差异为核心的跨文化管理显得日益重要,而文化差异对顾客资产管理的影响却少有人关注。在阐述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及其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文化要素和中美文化要素差异,以及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的影响,据此提出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影响的研究假设,并应用对数线性分析在中美移动通信市场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常客回报和特殊对待,美国顾客受到的影响更大;对于团体活动,中国顾客受到的影响更大;而对于知识学习活动,文化的影响不明显。鉴于顾客资产驱动要素是探寻顾客资产提升策略和途径的突破口,因此对跨文化顾客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0年01期 v.29;No.172 8-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服务业顾客间互动行为研究

    银成钺;杨雪;王影;

    目前服务接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互动,顾客间的互动研究十分有限,但顾客间互动却是影响服务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CIT)对我国消费者在服务接触中的互动行为进行了分类,发现其他顾客的外观、其他顾客的行为及顾客间的语言交流都会对服务体验产生影响,研究进一步将这三大类细分为15个二级子类并分别对这些类别进行探讨,最后讨论了结论的实践应用及研究局限。

    2010年01期 v.29;No.17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易牧农;张初兵;韩德昌;

    高顾客满意度是高顾客忠诚度的必要条件,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学术界普遍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积极因素之一,但员工满意度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方式,是否存在中间传导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选取员工忠诚度、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为中间变量,建立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对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没有直接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员工忠诚度、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而员工忠诚度和组织承诺又直接影响着工作绩效,进而影响顾客满意度,即工作绩效是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传导机制的关键。

    2010年01期 v.29;No.17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控制的匹配性模型——对Karasek工作压力模型的扩展

    赵欣;赵西萍;

    如何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对Karasek工作压力模型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个体差异变量——自我效能感,以解释工作控制在工作压力模型中的不同意义,进而提出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控制的匹配性模型。匹配性模型在详细解释高自我效能者如何应对工作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低自我效能者相匹配的工作压力模式,对Karasek工作压力模型做了扩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与现实意义。

    2010年01期 v.29;No.172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框架模型

    穆胜;龙勇;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作用机制的路径复杂性,两者之间仍然处于黑箱状态。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中的技术争议进行厘清,并整合行为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HRP和FP的作用机制框架模型。重点明确了HRP到FP的过程中,个体能力生成组织能力的三大机制,为以后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种尝试的方向。

    2010年01期 v.29;No.172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个人风险倾向与创业决策关系研究: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

    马昆姝;覃蓉芳;胡培;

    通过创业决策情景模拟,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基于风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风险偏好作为前导变量、风险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时,个人风险倾向与创业决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偏好对风险倾向没有影响作用;(2)风险倾向正向影响创业决策;(3)创业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创业决策;(4)创业风险感知部分中介了风险倾向对创业决策的作用。因此,谈论风险倾向无用还为时过早。

    2010年01期 v.29;No.172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基于无套利利率模型的台风巨灾债券定价研究

    李永;刘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该充分发挥保险业分散巨灾风险和补偿经济损失的作用。巨灾债券作为国外保险发达市场的一项金融创新产品,成功地提高了保险公司对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本文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对我国1990年来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台风损失以及次数分布进行拟合,确定我国每年台风发生的总损失服从复合泊松—伽玛分布的聚合损失分布模型。随后结合无套利BDT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以及转移概率参数,来匹配未来利率的变化过程,建立了我国巨灾债券短期利率离散形式的动态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我国到期保证偿还型台风巨灾债券设计的定价研究。

    2010年01期 v.29;No.17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模型与测算

    贾洪波;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个月)基本医疗保险参与者为被保险人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占工资的比重。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要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功能相适应,也就是要有利于保障人口的基本医疗安全,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从需求、供给和经济效率角度对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的适度性判定。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和劳动力供求体系的角度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模型。根据模型对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做了测算,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适度发展的政策选择。

    2010年01期 v.29;No.17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现金流量管理与实际活动操控关系研究

    李彬;张俊瑞;

    以现金流量"扭负"动机为视角,以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反映实际活动操控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现金流量"扭负"公司和非"扭负"公司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异常操控费用、异常生产成本和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的差异,发现上市公司为达到现金流量"扭负"目标,利用实际活动操控来管理现金流量的证据,得出了实际活动操控是现金流量管理方式的结论。

    2010年01期 v.29;No.172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不正常航班恢复模型的贪婪模拟退火算法研究

    唐小卫;高强;朱金福;

    为解决不正常航班恢复对航空公司带来的严重影响,研究了不正常航班恢复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对现有不正常航班恢复优化模型提出适当改进,重点设计了一种贪婪模拟退火算法。算法融合了GRASP和模拟退火算法的特点,提高了领域解的选择效率并且降低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实例证明这种算法可以处理大规模的不正常航班恢复问题,并且能够达到时间代价与结果质量的均衡。

    2010年01期 v.29;No.172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项目关系质量、项目绩效及其影响关系实证研究

    许劲;任玉珑;

    项目是在与其参与者的关系中创造的,项目绩效不会独立于参与者的交互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75个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15.0和AMOS 7.0对工程建设项目关系质量和项目绩效的度量及其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建设项目关系质量可以从信任、承诺、交流与公平4个维度进行度量;项目绩效可以从过程与创新学习、质量和利益相关者视角建立指标进行测量;项目关系质量各维度对项目绩效各维度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对如何通过关系方法改进项目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2010年01期 v.29;No.17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论中韩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

    魏巍;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双边贸易的日益加深,中韩两国政府也表现出组建自由贸易区(FTA)的意愿。中韩FTA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已成为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角度研究中韩FTA的建立对两国经济的预期影响,指出中韩FTA将对两国GDP、经济福利、贸易条件和进出口总量产生积极的影响,然后在全面分析两国FTA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韩FTA早日实现的战略步骤及中国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2010年01期 v.29;No.172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下载本期数据